持久不息的炮仗声,伴着元宵节的月光,从神木锦界镇的公司职工家属区“天馨苑”传播开来。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着挥洒着,变换着不同的图案……
二十分钟的烟花盛会,吸引了周边不少的围观人群。簇拥观看的职工和家属,烟花闪耀时家属区内时隐时现的车群……这样的盛况,不由让人心生感慨。
很难有人想到,十几年前,毛乌素沙漠中利用本是废弃物的煤焦油起家的小企业。在几经辗转,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合作重组后,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2000亩,注册资本21455万元,职工1300余人,资产总额30.88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美满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企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千百个员工的幸福上。多年的发展中,公司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保持与中央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谱写属于企业1300多名职工的共同事业。
逐步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公司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先后建成了四套主生产装置,分别是“50万吨/年中温煤焦油轻质化装置”、“135万吨/年焦化装置”、“2.2万吨/年精酚装置”、100万吨/年废水处理项目。“50万吨/年中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于2010年4月建成投产,是目前国内单套规模最大、技术等级和煤炭资源转化率最高、运行最稳定的煤焦油轻质化生产装置,被业界誉为“陕煤--榆林版煤制油”。
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自投产以来,公司在陕煤集团的科学领导下,在广大员工的不懈奋斗中,多年保持着稳定运行。至2018年底,公司已累计实现产值超200亿、利税40多亿。此外,公司投资近200万元包点扶贫的神木锦界镇河湾村,于2018年11月23日,由神木市人民政府官宣退出贫困村序列。
新时代,朝着更高目标再出发。技术驱动发展,这是公司的根本战略。新时代,新目标,目前公司正在打造煤、焦、油、气、化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格局向煤基多元化、产业高端化转型。一是建设660万吨/年粉煤分质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回转热解技术”规划的“660万吨/年粉煤分质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60万吨已开工建设旨在打造“煤炭—洁净煤—LNG、LPG—焦油—燃料油—精细化工产品”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煤油气化”并举。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预计年产提质煤480万吨(可替代无烟煤)、焦油55万吨、LNG与LPG20万吨,实现产值56亿元,利税20亿元。前期60万吨项目预计今年4月试车。其重大意义在于拓宽原料范围,由块煤扩宽至粉煤,这是重大的技术性革命;创新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生产出接近于无烟煤级别的提质煤,将荒煤气加工为LNG与LPG,引领煤化工产业变革。二是建设12万吨/年中低温煤焦油制备碳材料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适合中低温煤焦油原料性质的通过溶剂精制法生产针状焦的工艺技术,投资建设12万吨/年中低温煤焦油制备碳材料研究开发项目,立足公司现有的8万吨优质沥青焦原料,通过3年多的技术攻关,探索煤制石墨烯、碳材料、纳米材料等新领域的工业化实践,打造高端煤基新材料,实现沥青焦价值跨越式增长。
大河有水,小河满。元宵节“天馨苑”经久不息的烟花声告诉我们,只有企业不断地发展,员工的生活才能有长久而稳定的保障,也只有踏着新时代的步伐,与祖国同行,才能谱写属于天元人的共同事业。(赵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