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中石化天然气价格偏高 川气东送面临用户不足
发布时间:2010-09-17 08:56:28     点击量:772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作为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齐名的川气东送工程,在高调登场后却正面临着下游用户不足、设备无法全面开工的尴尬局面。

为了能尽快把量提上去,现在我们销售部门全都在加班加点工作,由于价格比较高,我们目前把重点放在开拓更多的工业用户上。”916日,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石化为川气东送定下1.51/立方米的基准价,这与西气东输一线天然气0.92/立方米价格足足高出了64%

在此之前的831日,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在北京宣布,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

总投资626.76亿元的川气东送管道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设计年输净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

今年已经落实的销售量在40亿立方米左右,低于我们此前的预计,这导致我们的设备只能启动一部分。中石化发展计划部副主任刘岩说。

高价遇阻

价格比较高的确是销售遇到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刘岩对记者承认。

就在宣布商业运营的同时,中石化正式公布了川气东送的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1.51元。事实上,川气东送的出厂价已是三易其价,并且一次比一次高。

20096月,发改委公布《关于川气东送天然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川气东送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定为每立方米1.28元(含增值税),具体出厂价格由供需双方在上下10%的浮动范围内协商确定。

随后,中石化宣布,按照上浮10%上限的标准,将川气东送的出厂价定在1.408/立方米。

而当正式运营时,中石化又再次将出厂价提到1.51/立方米。

刘岩称,川气东送工程在前期开发时就已经与沿线各方签订了意向合同,但现在只确定了出厂基准价,具体的到站价格到目前仍未确定,中石化还在与下游各方进行谈判,但目前的情况是各省的用气量都比原计划有所减少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早在川气东送管道开建之初,中石化就会同国家发改委对沿线城市的用气需求进行了摸底,当时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大多数城市都希望尽可能分配到更多的天然气额度。最终,国家发改委在各省报送的用气需求基础上,又参考了各种供需平衡的因素,才形成了各省的分配量。

在分配额度时,各省市都想多要点,最终还是向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倾斜,浙江、江苏和上海占了近一半的额度,这个分配也是考虑到了价格承受能力的因素。上海一家燃气公司副总经理对记者说,虽然对于川气东送的价格较高已经有预期,但中石化公布出厂价格后,下游还是感到压力很大。

这位副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中石化出厂基准价定的是每立方米1.51元,加上到上海的管输费0.84元,到站价格就要2.35元,而目前西气东输一线到上海的门站价格仅为1.32元,上海居民天然气价格为每立方米2.5元,显然川气东送这个价格目前我们很难消化。

对于川气东送,现在沿线燃气公司普遍的策略都是先试着用一点,看看后续情况再说,上述副总对记者称,由于川气东送的价格高,目前我们主要考虑推荐给非居民用户,特别是大工业用户使用,但工业客户也纷纷反映这个价格比较吃力,有些之前已有比较明确意向的现在也选择观望。

“1.51元是出厂基准价,还有上下10%的浮动空间,目前我们与中石化重点谈的就是这个,但现在还没能达成一致,所以最后具体能消化多少数量,还要看与中石化谈判情况。该副总说。

成本几何

中石化以普光气田成本高为由,定出了远超国内其他气田的价格,而事实上,现在外界对于其真实成本根本无从知晓,发改委有义务督促这些垄断企业公布详细的成本收益账单。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说。

对于普光气田的高成本,来自中石化的官方说法是,该气田开采难度大,且为高含硫气田,脱硫成本费高昂。

刘岩向记者解释称,普光气田的开采深度在50006000米之间,而其他地区天然气气田开采深度一般在20003000米之间。此外,四川地区出厂的天然气含硫量高,需要进行硫化氢、二氧化碳处理,仅购置处理装置的投资就超过了130亿元。

但这似乎也难以完全解释为何普光气田的价格比西气东输一线高出超过60%

普光气田的确需要较高的脱硫净化投资成本,但是,脱硫并非只投资无收益。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指出,按照中石化的装置设计,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在净化天然气的同时还将生产出硫磺作为副产品,如果达到120亿立方米的年生产能力,将相应产生283万吨硫磺产品。

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国产硫磺主流销售价格约在每吨800-1200元之间。按此计算,川气东送硫磺产品的年销售额将超过20亿元。也就是说,最多只需要6年,中石化就可以通过硫磺收益收回这笔投资成本。

脱硫只是成本高的因素之一,目前开发新气田及管道建设的费用与过去的新疆气田西气东输一线已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虽然目前国内天然气的定价依据还是以成本加合理利润为指导,但发改委已经在考虑逐步实现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在这个背景下,川气东送的高气价也可以看作是对市场的一个试探。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说。

助推终端涨价

而就在燃气公司与中石化的谈判仍如火如荼之际,沿线天然气终端市场已经刮起了一股涨价风。

6月份国家发改委宣布调整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格以来,川气东送途经的多个省市的天然气价格已相继上调。

如上海就宣布,自71日起,将非居民用户天然气价格上调0.39元。

而就在川气东送正式投入运营的当晚,南京市物价局宣布,91日起南京市车用天然气从每立方米3.9元上涨到4.3元。

目前已经涨价的部分大多是针对工商业用户,这主要是由于提高居民燃气价格必须要走听证程序,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但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等高价气陆续到来,居民燃气价格上调也是迟早的事。周修杰说,从总的来说,我国天然气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冬季快到了,天然气消费即将进入高峰期,对于各地城市燃气公司而言,这也是调整价格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