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28个新建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9亿加速经济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1-06-24 08:25:40     点击量:484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6月23日,长安区2011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长安区与西安供电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奥特莱斯国际商务社区项目建设工地隆重举行。江苏省盐城市政协副主席、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陈云华,西安供电局副局长王峥,江苏悦达集团常务副总裁潘万渠及长安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和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开工仪式。
据了解,此次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有江苏悦达奥特莱斯国际商务社区建设、卫星有效载荷大型试验验证中心建设、万科城二期建设、长安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清凉山公园建设、秦岭北麓农业观光产业带建设等28个,总投资169.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0.34亿元,主要涉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民生保障、现代农业、商贸餐饮、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重点建设领域。至此,随着这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产出利税高的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对扩大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优势产业加速集聚、提升长安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要点和要害,抓住了项目,长安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今年以来,长安区委、区政府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省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实施追赶战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城南国际新区、合作共建区、统筹城乡示范区和秦岭北麓生态优先区”四大板块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商贸服务、科教文化、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五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长安新城、常宁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航天长安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带六大核心增长极,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全区136个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势产业的培育,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截至6月中旬,长安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8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50.11%,同比增长15.34%,提前13天实现了财政收入“双过半”目标。
项目是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增长的强大动力,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重要支撑。长安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项目争先,在继续抓好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的基础上,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两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按照策划准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发展思路,坚持目标不降、任务不变、力度不减,牢牢扭住今年新开工的28个重点项目不放松,确保产业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不断提升长安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千方百计挖掘区域优势资源,采用产业招商、专题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可持续税源,确保全年引进内资40亿元以上,引进外资1800万美元以上。同时,要求全区上下要围绕项目谋发展,在项目收集、策划、包装上狠下功夫,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为长安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围绕项目强服务,在项目评审、项目管理、跟踪服务上狠下功夫,想项目单位之所想、急项目单位之所急,为项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要围绕项目抓落实,在项目落地、施工保障、协调配合上狠下功夫,明确职责、强化考核,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使长安成为项目开发建设的热土、成为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加速聚集的洼地,成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前沿。
要发展就要抓项目,抓项目的核心不但要抓手上、放在心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样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开启发展之门。为此,长安区结合新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区级领导全程联系、区政府挂牌保护、综考办全程督察、施工单位分类包抓等多项措施,从项目建设的时间、数量、标准、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调动全区各级干部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出台了《长安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长安区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相关规定》,对项目审批、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行监管等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乡街和部门进行了职能划分,做到把一项项优惠政策、一条条刚性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此外,长安区还将项目建设与抓落实年活动相结合,按照全市领先、全省进位、西部争优的总体要求,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天天有投资,月月出形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化解,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落实,保证重点项目建成生效,形成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据了解,此次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有江苏悦达奥特莱斯国际商务社区建设、卫星有效载荷大型试验验证中心建设、万科城二期建设、长安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清凉山公园建设、秦岭北麓农业观光产业带建设等28个,总投资169.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0.34亿元,主要涉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民生保障、现代农业、商贸餐饮、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重点建设领域。至此,随着这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产出利税高的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对扩大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优势产业加速集聚、提升长安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要点和要害,抓住了项目,长安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今年以来,长安区委、区政府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省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实施追赶战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城南国际新区、合作共建区、统筹城乡示范区和秦岭北麓生态优先区”四大板块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商贸服务、科教文化、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五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长安新城、常宁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航天长安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带六大核心增长极,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全区136个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势产业的培育,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截至6月中旬,长安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8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50.11%,同比增长15.34%,提前13天实现了财政收入“双过半”目标。
项目是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增长的强大动力,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重要支撑。长安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项目争先,在继续抓好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的基础上,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两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按照策划准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发展思路,坚持目标不降、任务不变、力度不减,牢牢扭住今年新开工的28个重点项目不放松,确保产业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不断提升长安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千方百计挖掘区域优势资源,采用产业招商、专题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可持续税源,确保全年引进内资40亿元以上,引进外资1800万美元以上。同时,要求全区上下要围绕项目谋发展,在项目收集、策划、包装上狠下功夫,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为长安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围绕项目强服务,在项目评审、项目管理、跟踪服务上狠下功夫,想项目单位之所想、急项目单位之所急,为项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要围绕项目抓落实,在项目落地、施工保障、协调配合上狠下功夫,明确职责、强化考核,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使长安成为项目开发建设的热土、成为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加速聚集的洼地,成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前沿。
要发展就要抓项目,抓项目的核心不但要抓手上、放在心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样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开启发展之门。为此,长安区结合新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区级领导全程联系、区政府挂牌保护、综考办全程督察、施工单位分类包抓等多项措施,从项目建设的时间、数量、标准、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调动全区各级干部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出台了《长安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长安区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相关规定》,对项目审批、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行监管等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乡街和部门进行了职能划分,做到把一项项优惠政策、一条条刚性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此外,长安区还将项目建设与抓落实年活动相结合,按照全市领先、全省进位、西部争优的总体要求,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天天有投资,月月出形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化解,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落实,保证重点项目建成生效,形成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