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外媒鼓吹中日印减购伊朗原油 中石化称未披露交易数据
发布时间:2012-02-23 10:59:12     点击量:980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从未对媒体、机构披露过任何与原油采购国有关的交易量和价格的数据。”222日晚间7时左右,中石化相关人士主动给《国际金融报》记者打来电话回复,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与中石化有关的减购数据均不是官方信息,最多是媒体的预计。

昨日上午,英国路透社和《金融时报》先后报道称,中国、印度和日本正计划将伊朗石油进口至少削减10%。路透社还援引中国知情行业官员的话称,中石化旗下贸易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可能在2012年的供应合约中将进口减少10%-20%”

姑且不论其他国家,中国与伊朗之间的石油贸易往来一直都是正常的贸易事务。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但在敏感时刻,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交易往往会被国外媒体过分解读,并上升到政治高度。

中国减购存疑

中国一直是伊朗最重要的原油进口国。至去年前11个月,伊朗占中国进口原油比例的11%,仅次于沙特和安哥拉,排名第三。美国能源部则估算称,中国是伊朗原油的第一大买家,2011年日均从伊朗进口50万桶原油,占伊朗石油出口的22%

所以,中国不出意外地排在了国外媒体减购名单的首位。路透社援引行业人士的话称,联合石化2012年进口量将比2011年减少20%,且多数削减在第一季度。国际能源署(IEA2月中旬的报告也暗示,目前中国从伊朗进口的日均石油量比2011年减少了一半左右。

在分析人士看来,相关媒体的预计或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中国1月进口伊朗原油208.391万吨,约49.0727万桶/日,这比中国去年12月的进口量环比下降了14%

但在能源专家林伯强看来,就此认定中国全年会从伊朗减购比较武断首先,1月数据有特殊性,因为至少要去掉春节7天假期的时间。其次,从目前的主流观点看,伊朗和西方国家动武的可能性正在减少。他说,此外,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没道理抛弃与伊朗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

对于上述信息,中石化相关人士并不置评,因为这是商业合同,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他透露给记者的信息是,联合石化与石油贸易国或企业签署的都是长期合同,其中,伊朗是联合石化主要的采油国之一到目前为止,联合石化在中东的采购量都很大,比例也不低

除了联合石化外,中石油和珠海振戎也是伊朗石油的主要贸易商。但截至发稿,前者未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后者则一直强调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对外披露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媒体认定中国减少原油采购的同时,伊朗《德黑兰日报》也报道称,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与联合石化达成协议,决定今年伊朗向中国出口的原油数量上升到50万桶/

业内人士认为,上升这个词或不准确,因为中国与伊朗的石油贸易最近几年大致都维持在这个水平。王震则表示,从中可看到的信息是,中国的态度依然是维持正常的进口水平,不大幅增加,也不大量减少

日减购可能性大于印度

除了中国外,在西方的减购名单中,日本和印度排名第二和第三。有估算显示,日本占比伊朗石油出口14%左右,印度为13%。路透社的计算是,中、日、印三国的购买量,约占伊朗原油出口的45%”

然而,在林伯强看来,印度没必要冒成本增加的风险去寻找其他地区的油源,尤其是,印度的石油消费需求不低,能否短时间内弥补伊朗原油的进口损失尚存疑问。资料显示,在IEA每月的报告中,印度总是与中国并列为原油消费大国。

从石油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出发,伊朗石油是印度的一个可选项。王震则分析,作为日本而言,从之前其表示将派军舰到波斯湾的态度看,有可能会配合美国制裁伊朗的政策,作出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决定。且从之前的历史看,日本与美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上的态度高度一致。

据日本《读卖新闻》日前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美日两国达成了11%的削减幅度协议。这与本月早些时候坚持引进伊朗原油的表态有明显的反差。对此,政治分析家称,此举确实将避免美国对日本能源企业的制裁,也是日本展开海外金融业务所必需的举措,但却可能让处于困境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相关消息不管是真是假,幕后推手是美国,目的也无非是给伊朗施压。林伯强认为,这意味着,关于伊朗石油出口的争议,实际上就是美国与伊朗及相关的采购国间的博弈。

今年早些时候,据外媒报道,美国财长盖特纳访问中国等国期间曾委婉地表达了希望中国支持其对伊朗禁运。而珠海振戎也曾被禁止获得美国出口许可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原因是美国认为珠海振戎是伊朗最大的成品油提供商,曾向德黑兰方面销售汽油

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还是需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先,考虑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石油需求。林伯强对此认为。

中石化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中东不是联合石化的惟一原油来源。我们一直在坚持多元化地采购原油。他说,目前,东南亚、非洲、南美、北美和欧洲均有联合石化的贸易业务。未来,中石化也将坚持原油采购的多元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