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榆林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据《榆林市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榆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91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43元,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GDP增速。
据悉,榆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次增加得益于四类收入来源的共同增长。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榆林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8053元,同比增加896元,增长12.5%;经营净收入人均1357元,同比增加176元,增长14.9%;财产性收入人均1356元,同比增加53元,增长4.1%;转移性收入人均1873元,同比增加297元,增长18.9%。
其中,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工资的刚性自然增长,以及全市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边远地区津补贴标准。此外,全市大力开辟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为很多“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就业机会,也扩展了收入来源。出租房屋收入是榆林居民财产性收入最重要增长点,但相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相比,增速均有所下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和离退休金上涨两成,是转移性收入上涨的主要动力。今年按照国家及省市文件精神,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和离退休金标准上调,一些原来未参保的超龄退休人员、城镇临时工、非从业人员等也逐步纳入城镇养老保障范围。所以一方面提高了养老金标准,另一方面扩大了参保范围,带动了这部分收入的快速上涨。
支出方面,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榆林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增速趋缓。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9589元,同比增长5.6%。调查结果显示,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也影响到榆林城镇居民的消费。八大类消费支出虽呈现“6升两降”,但“6升”中普遍上升的幅度都不高。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这6类支出微增。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两项则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