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之窗 > 员工风采
往事越千年——杨家城散记
发布时间:2016-07-19 00:00:00     点击量:2974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出了神木县城向北,有座不知名的土山,沿着土路向土山上行车20多分钟,路边几户人家,这几户人家房屋建筑在土山的半腰上,面对的是山沟山崖。土路也称得上是盘山路了,绕着土山盘旋上升,一直绕上了山顶。几户人家的村东路边有个牌子,上书“杨家城”。

顺着指示牌的指向开进去,先上个坡,然后再下个坡,车子就径直行到了杨家城门口了。下车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青石牌楼,地上铺的是核桃大小的青石子。穿过牌楼来到大门前,向大门内望去,是两三层向上的台阶,台阶两边是松柏树,而台阶的尽头是大殿。不论是青石牌楼青石子还是满院的松柏树,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杨家城,但是说到杨家将则家喻户晓了。对了,杨家城就是纪念杨家将的场所,类似于寺庙,又有点像祠堂。中国自古有正直聪明者死后为神的传统,这个“神”因民间修庙而神话了,成了神仙。其实本义应该是精神。忠义千秋两大代表,个人代表为武圣人关羽,家族代表则非杨家将莫属,千年以来,无出其右者。

小时候听评书《杨家将》,故事情节固然吸引不懂事的小孩子,但是记得最为清楚的却是杨家将一门冤死的只剩一个杨六郎,评书表演者那一段声情并茂的贯口,从杨大郎的死到杨七郎的死,最后是杨业撞死李陵碑,那个悲惨,估计每个听过的人都是悲伤不已,泣不成声。这大概才是正直聪明者死而为神的真正含义。

评书是在真实事迹上的再加工,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感人,通过艺术加工后,把感人的效果发挥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感人但不失真实。反观现在的有些电视剧,首先就不是真实的,是编造的,虚假的东西如何感人?违背人的常识和历史事实,虚假不是创造,编造不是艺术加工,愚弄不是教育。

过去到处是庙宇,但是庙宇里供的不都是虚构的天神,有很多是历史上的名人或者当地的名人。这样,就可以使被供奉的人的伟大精神得以永存和彰显。在这里为啥不说伟大事迹呢,伟大事迹也是为了彰显伟大精神。事迹感人,被感动后,使得心灵得以清洗和净化,使得精神得以纯净和升华,从内而外的改变一个人。一方庙宇的作用在于其精神从内而外的改变一方人,这个教化的力量是强大的,不是几本书、几部电视剧所能办到的。

杨家城大殿前右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杨家将的传承渊源。麟州大豪杨信为麟州刺史,其子杨重贵即是杨业,也就是杨继业。杨家世代守卫麟州,与辽作战。保卫了大宋北方的金城千里。此处杨家城应该是过去杨家将主要驻军的地点之一,或者是杨信的出生地。记叙比较简单,完全的春秋笔法,历史功过任人评说。

有了以上杨家将知识的普及,回到盘山路上时,看到了几户人家对面山沟里有个小庙,院子非常简陋,此处应该是古代就建立的供奉杨业的庙宇了。在庙宇和盘山路之间有一株柏树,被石头围了起来,旁边立有一碑,上书“杨业手植五指柏”。回头再次看着那几户人家,心里不禁一阵慨叹,心中没有一个信念,有谁会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土山上生活上千年!我不禁想起了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慕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