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副主席努尔.白克力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我区全口径财政收入883.7亿元。
作为财政收入的大项,在全区税收收入中,成品油消费税如一匹黑马脱颖而出,完成121.1亿元,增长近5倍,占我区消费税收入的90.4%、全区税收收入的1/5。
在金融危机和"7.5"事件的双重影响及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震荡加剧的情况下,成品油税费改革缘何成效显著?记者就此采访了自治区国税部门及石油炼化企业。
成品油税费改革"平稳着陆"
"成品油税费改革实现了消费税税收增长幅度与政策设计目标的一致。正是金融危机让我们迈过了讨论10年而没有进展的‘坎’。"自治区国税局货物与劳务税处处长方健超介绍说,成品油税费改革说了有10年,但因为条件不成熟而一直没有结果。
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家紧抓这一机遇,果断决定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从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自治区国税部门认真组织实施,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自治区国税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区累计生产销售成品油1326万吨,较去年减少14万吨,下降1.1%;实现成品油消费税121.1亿元,增加100.8亿元,增长497%,成品油占我区消费税收入的比重达到90.4%,消费税税收增长幅度与政策设计目标一致。
成品油税挑起消费税大梁"2009年,新疆国税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和结构性减税、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特别是乌鲁木齐"7.5"事件对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计划考核任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成功进行了成品油税费改革。"自治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佟伟高兴地说。
佟伟一席话表明,成品油税费改革在我区实施平稳,成效显著。
从我区收入总量看:2009年1月—11月,我区累计完成税收收入478亿元,较去年减收54亿元,下降10%。而成品油消费税收入占总量的五分之一,有力拉动了总体目标的完成。
此次成品油税费改革没有开征新的税种,而是在现行税制框架内提高成品油税额比重,增加了节能减排的要求。
在吃透政策、找准关节点的基础上,自治区国税局开展专项培训,组织人员深入乌石化、独石化、克石化等重点企业驻厂进行座谈,了解企业困难,保证税收及时入库。
目前,随着成品油价格税费改革在新疆的平稳运行,公平了税负,规范了收费,实现了替代养路费功能,合理引导了消费。
"多赢"效应初显说起成品油税费改革,私家车主张先生最直接的感觉是支出减少了。为上下班方便,张先生2007年底买了一辆
受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养路费和油价下降等政策的影响,购车者的养车负担减轻了,对汽车业构成利好。
此次税费改革最大的赢家是炼化企业,既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又提高了纳税能力,改革后炼化行业增加消费税109亿元。
乌石化财务人员告诉记者,税费改革后,公司扭转了连续8年亏损的状态,实现销售收入231亿元,利润7.9亿元。
从2000年到2008年,我区炼化行业因价格倒挂处于亏损状态,无税可交。改革后,新价格机制调整了石油石化产业链价值分布,平衡了炼油地与消费地利益关系,改变了多年来炼油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在7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情况下,2009年1月—11月,我区炼化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29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2亿元,同比增加87亿元;毛利率由-8%提高到5%,提高了13个百分点;申报应纳增值税23亿元,同比增加19.8亿元。
同时,税费改革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抑制过度消费的作用初步显现。2009年,我区汽油柴油消费量明显下降,较上年同期减少99万吨,下降8%;汽车消费结构改善,小排量汽车销售大幅上升,销售6.1万辆,增幅27%,占新增车辆43%,较去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成品油价格结构中税收比例由10%提高到35%,总体接近周边国家水平,税收调节职能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