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公司新闻
中俄原油管道穿越界江主要工程完工 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10-03-18 14:27:09     点击量:28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中方建筑施工官员17日对新华社记者说,中俄原油管道穿越界江——黑龙江的主要工程已经完工。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管道局第三工程处处长李长才表示,中俄原油管道穿越黑龙江的钻孔及四次扩孔工程已经完成。钻孔和四次扩孔工程共历时6个多月。

尽管已是3月中旬,但黑龙江畔依然寒风刺骨、滴水成冰。这里是中俄原油管道穿越黑龙江工程的建设最前沿。

李长才说,下一步的施工任务是,把预先焊接好的金属管道沿着江底的孔道回拖,从而把界江两岸的输油管道连接起来。

他表示,相对于复杂的钻孔和扩孔施工而言,预计月底进行的回拖工作将很轻松,仅需一两天时间就能完成。

穿越黑龙江被称为中俄原油管道建设的咽喉工程,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穿越工程采用定向钻工艺和对穿技术在两岸同时施工,由中俄双方专家共同进行的工程设计和论证耗时2年之久。

在可供选择的盾构(开掘小型隧道)、大开挖和定向钻工艺等作业方案中,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管道局力主并最终决定采用成本最低、工期最短的定向钻工艺。曾持反对意见的俄罗斯专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大胆的工程

尽管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管道局曾成功实施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珠江、尼罗河等大型河流和山体的穿越任务,但是在穿越黑龙江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困难。

由于涉及卵石层、岩石层、交互层等不同地质段,局部塌方、大块岩石掉落的情况时有发生。李长才说。

200991日破土动工以来,穿越工程还遭遇了黑龙江畔近些年来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季,气温经常在-40℃以下。

恶劣的气候条件,也为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总体说工程进展较为顺利,符合进度设计要求,李长才说,到今年630日全部完成穿越工程没有任何问题。

中俄原油管道穿越黑龙江部分的总长度为1090米,最深处距江面约50米。管道分为主道和备用道两条,平行间隔25米。扩孔后孔径1.1米,在地层松软、易造成塌方的卵石地带,敷设了孔径1.2米的套管。

作为未来中国油气进口东北方向的一条战略要道,中俄原油管道北起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市,南至中国大庆市,其中俄罗斯境内长约70公里,中国境内长约900多公里,设计年输送原油能力1500万吨。

为了确保穿越黑龙江咽喉工程的顺利进行,中俄两国政府批准设立了项目建设封闭区和各自的专用临时口岸,为人员、设备和材料进出境实施全天候服务。

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段已先于中国漠河――大庆线和穿越黑龙江工程在20094月末开工建设。而中国境内的管道建设工程去年5月以来分15个标段陆续开工,沿线穿越11条大中型河流、15处铁路和262级及2级以上公路,截至目前,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齐振林介绍,中俄原油管道境内使用L450级优质钢材,管道口径813毫米。

另外,在距离穿越黑龙江施工现场数公里的漠河县兴安镇漠大线首站,为进口原油中转和加压的6座大型油罐主体也已建设完毕。

按照计划,中俄原油管道将于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