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公司新闻
赢在“金三角”,陕西要拼政策
发布时间:2010-12-13 17:04:39     点击量:29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蒙陕宁三省在“金三角”的合作与竞争,关键在于对产业政策的博弈,和谁做下游的问题。

    宁夏几乎不产原油,却硬是形成了500万吨的炼油厂,插到了陕西的下游,分了一杯羹。没有资源,“拼政策”也能“创造”资源。对于“金三角”最有可能形成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鄂尔多斯集团主席王林祥这样说:重复建设是必然的,只有重复建设,才能实现优胜劣汰。也就是说,你有这个产业,我也要有,而且比你做得更大,最后小的退场。王林祥还有一句名言:最后活下来的企业,不是技术最优的,而是成本最低的。联想到鄂尔多斯市在指定产业上投资20亿就赠送一亿吨煤田的政策,鄂尔多斯的企业要实现“成本最低”,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这也是“拼规模”内蒙古企业底气十足的原因。面对这样的宁夏和这样的内蒙古,陕西应如何应对?

    陕西,除了油盐煤气齐备的资源综合优势外,只有在科技含量上下功夫。但是,在大学和研究所面向全国、面向市场,内蒙古、宁夏的企业。政府和院校合作更密切的现实下,陕西还有没有所谓的科技优势?201011月,银川市所辖的贺兰县政府请来中国矿大的两名煤化工专家做规划,虽然一点矿产也没有,贺兰县却力图在“金三角”产业格局中找到发展机遇。宁夏自治区,更是“举全自治区之力,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与宁夏把“金三角”看为整个省区的战略机遇、上上下下都在抢抓机遇相比,陕北看来是顺其自然的。兰炭和金属镁产业是陕北最优势的地方产业,但除了神木、府谷县一级政府的重视,在市一级层面,尚有许多保留态度,榆林市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市级层面的兰炭产业、金属镁产业规划。

    与宁夏各级政府与企业密切的关系相比,榆林市政府显得独立、超然,这种清晰的关系其实是市场经济下政府和企业应该有的健康关系。但是,当整个产业面临挑战、需要科技引领、规划引导,民营企业相当无力时,政府就应有所作为。

    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征询各省区意见,编制“金三角”能源综合开发指导意见。介于严峻的现实和强大的挑战,陕西应该对这一规划有足够的重视,争取更合理有利的产业布局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