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公司新闻
当前沿海煤炭市场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1-02-11 16:14:06     点击量:29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关于一月份沿海煤炭市场形势分析,专家们意见和观点各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分析是认为一月份沿海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下游需求不振,经销商和用户观望气氛浓厚,具体表现在:市场煤价持续下滑,尤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连续六周下跌,到本周则刚刚企稳。另一种分析,认为一月份沿海煤炭供需两旺,煤炭企业发煤积极、用户拉煤欲望强烈,产运需衔接顺畅,具体表现在:港口和铁路煤炭发运数量创新高。表面看去,两种分析相左。其实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只不过出发点不同,第一种是从价格走势来分析煤炭市场的,另一个分析是从港口煤炭供需形势来判断市场的。

先说第一种分析,专家认为当前环渤海地区煤炭市场热点匮乏,煤炭供求延续着相对低迷的状态。笔者分析,主要因为:去年9-11月份下游消费用户的持续抢购,造成库存高攀,影响了后期用户的煤炭采购,造成经销商和下游用户观望气氛浓厚,采购欲望降低,煤炭价格持续走跌,市场不振。这种说法是从煤炭价格走势这个角度来评论市场的。笔者认为:煤炭价格起伏涨跌无疑与经济增长速度、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影响、下游电厂存煤方式变化、存煤数量变化、日耗增减等等息息相关。而煤炭价格下跌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印证了:经济运行稳定、电厂存煤充足、没有出现缺煤少电的事情发生。而价格涨价,肯定是出现了影响煤炭供给的事情发生,如:1.煤炭供应和发运出现问题,煤炭资源少,市场供不应求,引发煤炭涨价。2.用户突击抢购煤炭造成煤价上涨,用户买涨不买落心里,大家集中采购,煤船集中到达北方港口造成压船,造成市场煤炭快速上涨。3.运输出现问题,北方港口因天气原因持续封航,造成中转不畅、运输紧张,或是铁路运输等其他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如果以上原因叠加在一起,煤价上涨会更加迅速。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煤价平稳能够反映出经济运行的稳定、煤炭供需的平衡。只有用户不缺煤,才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煤价下跌也有不利的影响:造成下游用户购煤欲望降低,中间环节煤炭经销商观望态势浓厚,煤炭买卖的积极性下降,煤市转为平淡。

当前煤价之所以出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现象无疑与用户提前存煤、煤炭储备意愿提高有关,用户增加储煤场,增加堆存面积,增加储煤量,以保证夏季和冬季用煤高峰时用煤需求,实现淡季存煤、旺季释放。而到了用煤旺季,电厂日耗提高,但由于有丰厚的存煤数量,用户做到了家有存粮心不慌,煤炭再紧张也不怕。而秦港煤炭运输主打计划煤,以计划煤为主,以市场煤为辅,计划煤即重点合同煤,占秦港运输总量的70%左右,曹妃甸港市场煤份额略高一些,达到57%。重点合同煤是年初煤电双方签订好的、已经确定价格的煤炭。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煤经过去年9-11月份的抢运,价格已经很高了,在煤炭资源并不紧缺的情况下,煤价上升的空间很小,到了12月份和今年1月份,价格即使较高峰时下降了一些,但并没降很多。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希望上游煤炭企业经销和出售市场煤时,力求价格稳定,避免大涨大跌的现象发生。煤价过高,会加剧社会通胀压力,造成下游用户无力购买,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进入一月份,由于去年12月份电厂采购煤炭维持了刚性需求和正常拉运,因此,库存下降的较快,很多电厂存煤可用天数由12月份的20-30天,下降到15天左右,因此,采购积极性有所恢复,纷纷增派船舶去北方港口拉运煤炭,沿海煤炭市场出现火热景象,这时如果出现:大秦线供货不足、进车少,港口库存低,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或者北方港口恶劣天气、持续封航、港口中转不畅。电厂库存会因为日耗增加、进煤减少而直线下降,必然出现用煤告急现象,从而带动市场煤价大幅飙升。回顾前年年底到去年年初,曾经出现这种现象:由于煤电价格未达成共识,加之山西煤矿大面积停产整顿,大秦线供货不足,电厂存煤一直处于低位,到了2009年年底,由于寒潮低温天气加之经济回暖,电厂日耗增加,下游用户纷纷增派船舶去北方港口拉煤。

恰恰这时寒潮降临了,秦皇岛、唐山、黄骅等北方港口持续封航,严重时一个月长达10多天封航,煤炭发运量大幅下降,造成大量船舶在北方港口锚地排队等待靠泊和装运,最多时多达400艘煤船在秦皇岛港锚地及附近海域抛锚等泊或待命,而下游电厂存煤急剧减少,最少时江苏常州电厂存煤仅有2天用量,造成各地电煤频频告急,市场煤价快速上扬,形成千元难求一吨煤的景象。后经过发改委积极协调,矿、路、航、海事等相关部门积极行动、抢装抢运。到了去年1月底,随着南方沿海地区工厂停产放假、春节民工返乡,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大幅下降,电厂存煤开始急剧上升,告急现象才有所缓解,煤价再次走低。由此可见,煤价往往是在缺煤时才快速上升的,而在电厂等用户存煤充足,煤炭饱和时往往是保持稳定,而在企业开工不足、电厂日耗下降时煤价会呈下降态势的。

 进入一月份,本应是下游消费用户需求反弹、增补库存之时,但恰恰这个时候,煤炭运输的各个环节均保持了畅通,没有出现任何影响生产的因素,即使海上出现浮冰,但无碍大局;煤炭装运保持畅通,促使煤炭供应及时,没有出现告急现象,煤炭运输畅通也是造成煤价没有上涨的重要原因。进入一月份,秦皇岛、唐山等港口出现罕见的持续良好天气,海上风平浪静、天气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本月海事部门没有封航,给北方港口发挥运输能力和设备潜力奠定了良好基础。铁路方面,大秦线锁定目标4.4-4.5亿吨,通过增加货源腹地、开辟新的装车点、引入优质煤炭等措施,吸引优质资源,提高了运行效率。每日进北方三港(秦皇岛、国投京唐、国投曹妃甸港)的货源保持在92-94万吨的高位,既满足了下游电厂的用煤需求,也增加了港口库存数量,保证其能够快速装运,因此,煤炭供给充足和煤炭运输的畅通促使煤炭紧张没有出现,下游电厂库存得到及时补充,电厂存煤量没有大幅下降,只是小幅回落而已。而正是电厂存煤得到及时补充,煤炭没有紧张,环渤海煤炭价格才出现稳定的状态。 

由此可见,煤价涨跌并不是下游煤市供需变化的真实体现,煤炭下跌并不意味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或是市场供大于求,有时供需平衡时煤价也可能小幅下跌。因此,对当前沿海煤炭市场形势的评论,第二种说法也具有一定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一月份,北方港口如此加快运输,发运量又都是屡创新高,各煤码头基本实现了满负荷运转,但锚地压船仍保持一定数量,到港船舶愣是没有减少,这也充分说明了煤炭需求的旺盛和电厂拉煤的积极。运输的畅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煤价的上扬;煤价求稳,反映了沿海地区产运需各环节衔接的顺畅,煤价求稳也是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 

笔者认为,对一月份沿海煤炭运输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应是:煤炭供运需数量均保持高位,煤炭企业供货和电厂拉煤都很积极,铁路、港口发运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沿海地区没有出现紧张局面,电厂库存得到有力补充,市场煤价保持平稳态势等等。展望二月份煤炭运输形势,由于沿海地区工业企业陆续停产放假,大量工人返乡过年,工业用电将呈现降势,电厂日耗成倍下降,库存相应增加进而达到饱和,煤炭采购积极性大幅下降,环渤海市场煤价会再呈降势。等到工厂复工、需求回暖,电厂拉煤积极性恢复,煤价走稳乃至回升之时,预计需要等到2月底、3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