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公司新闻
煤制乙二醇有望最先推广
发布时间:2011-06-24 15:56:38     点击量:40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我国乙二醇缺口很大,严重依赖进口。据煤化工机构亚化咨询数据,2010年,中国的乙二醇生产能力约400万吨,产量为240万吨,表观消费量为904万吨,净进口量达664万吨,供应严重不足。相应地,乙二醇的市场价格也从20107月的6000/吨,强劲回升到20113月最高达10000/吨。

  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大型石化企业,采取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再水解制乙二醇的技术路线,产能增长受制于大型石化乙烯装置的建设进度。

  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一直在研发煤炭路线的制乙二醇技术。作为现代煤化工五大示范之一,煤制乙二醇已在2009年被列入国家石化产业振兴与发展规划。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大约5条生产线在做煤制乙二醇,包括:采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技术的丹化科技(600844,股吧)通辽金煤15万吨项目、采用华东理工大学技术的上海焦化、利用天津大学CO气相催化偶联加氢技术的中试项目、利用工艺尾气制乙二醇的山东华鲁恒生5万吨项目、日本宇部技术授权给东华科技(002140,股吧)的中试项目。其中,丹化科技是唯一一个产业示范项目,经过近2年的调试和技术攻关,目前进展情况良好。

  “经过几年示范工程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目前我个人认为,煤质乙二醇的技术已经成熟,能够适应规模级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李延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民生证券行业分析师王小勇认为,煤制乙二醇发展可能是最快的。其一,相关技术相对成熟,可以推广;其二,在煤化工项目中,煤制乙二醇属于小项目,适宜推广。

  李延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1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项目项目的整体投入在20-25亿元,相比起煤质油、煤制烯烃方面动辄百亿的投资要小得多,产业链也比后两者短,市场需求明确,推广起来会更容易。

  煤制乙二醇产业的发展,除了可以提升我国乙二醇的自给率,还将为煤化工行业的配套供应商如煤气化、空分、环保设备和水处理、泵/阀和仪表设备供应商等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规划中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产能超过300万吨,总投资超过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