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本周,部分煤炭经销商将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报价到635-640元/吨,发热量5000大卡市场煤价格报价到550-555元/吨,本周煤价已不再上涨,出现颓废态势。这是8月份至今,北方秦皇岛港口下水的市场煤价格首次走稳,并出现下调态势。
今年上半年,受经济增速趋缓、下游煤炭需求不好,大量进口煤低价进入国内市场等因素影响,北方港口下水的“三西”煤市场竞争力下降,北方港口空泊现象增多,存煤爆满,出现大面积压港,5-6月份,全国重点电厂存煤急剧攀高。据数据显示,6月底,全国重点电厂存煤达到9313万吨,7月初,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118万吨,随着“迎峰度夏”的开始,电厂耗煤增加,存煤数量增加,7月2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824万吨,8月2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528万吨;夏季过后,天气凉爽,民用电减少,9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599万吨,9月2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828万吨,9月3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突破9000万吨,达到9032万吨。10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275万吨,10月23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达到9403万吨,同比增长30.5%,可用31天。根据数据显示,10月底的存煤数量竟然比9月10日存煤数高出将近1000万吨,甚至超过了6月份的存煤量。
沿海六大电厂方面,沿海用煤大户为避免往年因存煤不足而出现缺煤少电的事情发生,积极吸取教训,提高存煤数量,通过扩容建设来增加场地垛位面积以及在电厂附近建设大型储煤基地和中转码头等方式,增加了电厂存煤数量,并实现了储煤基地“淡季存煤、旺季发运”。
储煤基地的建设,无疑会保障恶劣天气情况下的用煤需求,确保不因缺煤而影响地区经济建设的事情发生,但也增加了用户对煤炭议价的砝码,遏制了煤价的上扬。铁路方面,大秦线、朔黄线全面加快发运,冲刺全年计划目标,确保了港口库存和下游用户库存的高位。以沿海电厂为例,5-6月份,沿海电厂存煤保持在1500-167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保持在28天-30天。最高时,6月1日存煤达到1678万吨,各大沿海电厂场地存煤爆满,浙江、上海等地接卸港和锚地压船严重,很多电厂只能是消耗一部分煤炭,就立即接卸一条船,以减少港口锚地压船现象,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态势,形势恶化。
进入7月份,南方地区“迎峰度夏”开始,给煤市转好带来一丝生机,随着气温的回升,空调制冷负荷增加,民用电增加,电厂日耗煤数量普遍提高,沿海各大电厂存煤数量开始小幅下降。7月26日以后,沿海电厂存煤数量下降到1500万吨以下,8月9日开始,沿海电厂存煤下降到1400万吨以下,8月-10月份,受“迎峰度夏”、煤炭消耗增加,大秦线检修、港口资源紧张等因素影响,沿海六大电厂存煤处于中位,在1280-1400万吨之间徘徊,较5、6月份出现小幅下降。截止10月30日,沿海六大电厂存煤略有恢复,存煤合计为1391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5天。
5-6月份,在进口煤大量冲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国内大型煤企神华、中煤、同煤纷纷下调煤炭价格,以争取夺回市场竞争主动权,促使5-6月份两个月时间里,市场煤价格下调了160元/吨,到6月底,部分经销企业将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报价到610元/吨,已经接近成本价,并低于澳洲煤到岸价。因此,国内煤炭竞争力再次提高,用户对进口煤的采购减少,由于大部分进口煤为现货采购,一般属三个月左右时间一签单的长协采购。预计今年后几个月,进口煤数量还将大幅下降,国内煤仍机遇多多。
8月份以后,随之电厂补库存的开始,准备应对两节(中秋、国庆)庆祝活动,煤炭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到10月底,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上调了30元/吨,发热量5000大卡市场煤价格上调了50元/吨。由于价格上涨只是理性回归,回归到经销商能够正常运营的正常水平,并非下游需求转好而带动的。在进口煤因销路少、需求差而再次降价的时候,以及国内电厂存煤过高、大秦线恢复正常运输的情况下,北方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停止了上涨,再次面临下调压力。
距离年底来有两个月时间,受冬储影响,下游用户将维持刚性拉运,南北航线船舶运输保持一定规模;进口煤价格虽然降低,但与国内煤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国内煤炭仍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用户采购积极性仍在。此外,水电减少,火电压力加大以及国家投资项目加快,促进了市场回暖,但电厂和社会库存高位仍会遏制煤炭价格的上扬。预计后两个月,市场煤价将呈现稳中略降态势,但降幅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