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冬储行情中的煤炭供应偏紧,避免煤价涨势太快,发改委与中煤协放开了部分企业276个工作日政策,释放部分先进产能。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
近期随着煤炭生产政策适度放开,10月份的煤炭产量升至近7个月高点。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煤炭产量28185.2万吨,升至3月份以来的最高点,环比上升1.77%。同比增速仍然保持下降,10月煤炭产量比去年同期仍下跌13.12%,前10月累计原煤产量272349万吨,同比下降12.04%。
分省份来看,10月份原煤产量排在前五名的为山西省、内蒙古区、陕西省、新疆及贵州省,合计产量21059万吨,上述五省份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74.7%。
10月份单月原煤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省份为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山东及河南省。1-10月累计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共有十个省区,分别是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宁夏及河北,其产量达到24.2亿吨,约占总产量89.0%。
山西方面,根据国家要求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近日山西继续增加部分煤矿纳入产能释放范围。此次产能释放为第四次释放,执行时间暂定为2016年11月10日至12月31日。第四次释放矿井共24座,按照重新确定的生产能力合计为907万吨。
根据公布的释放先进产能煤矿名单统计,涉及山西235座。黄河新闻网11月1日消息,山西已有163座煤矿拉开释放产能序幕。其中大同9座,忻州15座,长治24座,朔州27座,晋城31座,临汾15座,山西焦煤27座,晋煤集团11座,同煤集团4座。
在持续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措施作用下,10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7265.6万吨,同比下降15.9%,单月产量环比上升10.3%。1-10月份累计生产原煤65766万吨,同比下降18.0%。
内蒙古方面,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10月份内蒙古原煤产量为6495.3万吨,环比下降4.88%,同比下降11.74%;前十月累计生产原煤67299万吨,同比下降11.7%。
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煤矿安全监察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称,将于2016年11月10日至2017年1月30日对境内所有在建、生产、停产煤矿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
主要查煤矿超层越界、煤矿复产复工验收、淘汰退出情况、煤矿“六大系统”、煤工艺和方法、超能力生产等情况、通风系统和安全生产投入。本次检查采取煤矿企业彻底自查、旗县全面检查、盟市重点抽查、自治区专项督查方式进行。
陕西方面,陕西省发改委和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先进煤矿产能释放工作,保障冬季煤炭稳定供应。
通知要求,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外,榆林、延安、咸阳辖区内符合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及以上、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标准、近三年安全无事故等要求的煤矿,应制定月度增量计划及安全保障措施。
此外,违法违规、已列入2016-2020年去产能计划和责令停产停建的煤矿,不得复产复工。同时,加快推进在建煤矿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合法释放煤炭产能。
从煤炭企业开工率来看,一季度,陕西省煤炭行业企业开工率为73.1%,上半年企业开工率增至87.2%,到三季度,企业开工率达到91%,比去年三季度高1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陕西省能源工业形势好转。
10月份全省生产原煤4443.6万吨,环比上升0.52%,同比下降7.7%;1-10月份,全省累计生产原煤40450万吨,同比下降5.3%。
近期发改委连续召开会议,意图促进先进产能尽快增产,并让煤企在稳定供应的情况下,尽量稳定煤价。
9月上中旬,有关部门启动了二级、一级工作预案,增加先进产能释放;9月末,进一步将产能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安全高效矿井产能。11月初,又进一步明确允许各产煤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扩大增加释放产能的煤矿范围。
目前一些产煤省区和大型煤炭企业陆续启动先进产能释放工作,陕西省四季度新增产能预计将超过1300万吨。神华集团四季度新增产能在1700万吨左右。山东省新纳入11-12月产能释放煤矿39处,11-12月释放产能后产量计划466.43万吨。
据了解,当前先进产能释放进度逐步加快,港口及电厂存煤连续回升。从供给端看,后期随着国家保证煤炭供应,煤炭产量将大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