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公司新闻
煤炭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 限产方案不会大范围实施
发布时间:2017-03-08 15:06:30     点击量:2213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当前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推进,供求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国今年全年煤炭去产能的目标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2017年已没有必要在大范围实施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供需关系会趋于宽松,煤价有望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不会大幅上升。

发改委负责人指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论证供暖季结束后的政策预案。基本考虑是,先进产能煤矿和生产特殊紧缺煤种的煤矿原则上不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煤炭调入数量多、去产能后资源接续压力大的地区,由所在地省级政府自行确定是否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国家不做硬性要求;

其他地区非先进产能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减量化生产措施,有关部门将根据煤炭市场情况,结合煤炭供需区域、布局、运输、品种和季节性需求等因素统筹考虑。在煤炭价格仍处于合理区间(即抑制煤炭价格异常波动所明确的绿色区间)以上范围时,将不会出台减量化生产措施。

今年年初,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的通知》指出,以2017年为例,当动力煤价格位于绿色区域(500-570/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不采取调控措施。

从最新市场消息看,近期动力煤销售情况良好,受两会期间煤矿安全检查影响,煤炭产量不高,而下游地销需求比较旺盛,促使坑口煤价出现普涨;港口方面,货源供应仍处于偏紧的状态,下游补库需求继续保持增加的态势,短期在供弱需旺的支撑下,下水煤价格继续迅猛上涨。

截止37日,CCI5500指数报642/吨,价格自227日以来连续7期上涨,累计涨幅达35.5/吨;CCI5000指数报575/吨,自224日以来连续8期上涨,涨幅为29/吨。

分析指出,短期煤价反弹主要受阶段性需求支撑,而同时产地煤由于受两会等因素影响,煤矿开工率不高,产量有限,对煤价形成一定的支撑。此外,业内之前对去产能政策预期也对煤炭价格走向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下阶段取暖用煤高峰的结束、南方来水增加和水电出力增多,以及春节放假煤矿逐步复工复产等因素,供需关系会趋于宽松,煤价有望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不会出现大幅上升局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煤炭压减数量较去年实际完成额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去产能强调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其中,作为"牛鼻子"的僵尸企业退出涉及数万亿资产,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压力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2017年去产能任务量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但由于今年所去产能多为在产产能,难度比去年增加。同时,人员安置将成为今年去产能过程中最大的难题。

2017年去产能将面临更大压力,实质性去产能才真正刚刚开始,去产能开始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汾渭能源2月初编制完成的《2016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及2017-2020年产能预测》报告认为,目前因为煤炭产能仍然明显过剩,在煤炭市场已经出现大幅回升的情况下,未来煤炭“去产能”显得比“降产量”更加重要,也更显迫切。2017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的重心将由“降产量”向实质“去产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