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公司与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发的“大型工业化低阶粉煤回转热解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等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攻克了低阶粉煤清洁高效分质转化的热解关键性技术和装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突出、产业延伸性强,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明显,对于促进低阶粉煤的高效转化、煤热解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积极意义,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尽早开展百万吨级大型化工业示范及推广应用。
鉴定结果表明,公司60万吨/年粉煤分质综合利用装置生产的煤焦油水分含量在0.5%以下,密度小于1.03g/L,甲苯不溶物1.5%以下,煤气热值7200Kcal/Nm3以上,甲烷含量40%以上,有效成份超过85%。提质焦粉平均全水分10%,平均灰份7%,平均挥发份10%,平均固定碳82%,平均硫含量0.25%。
公司历时7年,经过小试、中试,逐步放大产能。先后攻克了设备放大、管道堵塞、油气中粉尘含量高、运行周期短、设备结焦、油水分离困难、污水量大、污水处理难等一系列难题,获得国家专利达56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
采用该技术建成的60万吨/年粉煤分质综合利用装置,实现了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并于11月7-10日,通过了专家组进行的连续72小时现场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该装置工艺流程先进合理,油气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具有较广泛的利用前景,经济效益可期。
该技术主要以粒径0-30㎜的低阶粉煤为原料,通过回转反应炉进行热解,生成高温油气和提质焦粉(提质煤),高温油气通过电离捕捉除去粉尘和焦油颗粒,焦油送入下游作为煤焦油深加工原料,高热值煤气作为LNG、LPG及下游化工产品主要原料,提质焦粉应用于钢铁、发电行业和民用洁净燃料使用。
专家表示,煤焦油可用于生产清洁油品,能替代石化柴油、石脑油,这在国际能源紧张的背景下,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该技术装置耗水少,适合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推广使用。